“那你觉得白俄罗斯党委第一书记潘特雷蒙·孔德拉季耶维奇·波诺马连科怎么样?”斯大林对曼图洛夫问道。
“我认为让波诺马连科同志接任安德烈耶夫同志的位置是最合适的安排,他是一个公正,有诚信,也很有责任心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认知和觉悟都是在很多干部之上的。
这种有责任心,乐于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应该被安排担任党内重要职位。他公正,有诚信,有责任心的特点使他能够高效且不偏不倚地监察和调查党内干部的纪律行为。”
“很好,我也觉得波诺马连科同志是最适合升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人。去年,我在明斯克见到他的时候,就已经有提拔他的想法了。”斯大林对波诺马连科的印象本身就很好,听了曼图洛夫如此高的评价后,已经下定决心要提拔这个人了。
就在1944年7月,斯大林从莫斯科前往柏林出席波茨坦会议的时候,曾经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停留了14个小时。
当斯大林见到时任白俄罗斯党委第一书记波诺马连科的时候,就曾经提议他以游击战领导代表的身份和斯大林一同前往柏林开会,但责任心极强的波诺马连科却回答说:“我在这里(白俄罗斯)还有很多工作能做,但如果我去柏林的话,就只能在会场上安坐一角。”
斯大林听到后,对这个乌克兰裔的白俄罗斯领导人大为满意,于是说道:“如果你需要的话,我会给你预留一个位置的。”
结果,在安德烈耶夫被撤职后,斯大林第一个想到能替补安德烈耶夫的人就是波诺马连科。
当然,赫鲁晓夫也是他选择的对象之一,毕竟他可是乌克兰党委书记,在地位上比波诺马连科还要高上一筹。
但无论是在政绩还是个人素质上,赫鲁晓夫根本就没法跟波诺马连科这种富有责任心,而且还在卫国战争期间领导过游击战线的红色干部相比,让波诺马连科当上中央书记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了。
斯大林想了一想,对曼图洛夫指示道:“我打算对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苏斯洛夫)和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的位置作出调整,你回去和中央组织部的同志研究几个更适合他们的位置,并且找几个合适的人选来接替他们。”
一直以来,曼图洛夫都在寻找一个能够清除赫鲁晓夫的机会,没想到现在斯大林会在这个时候把赫鲁晓夫的命运交给自己。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这次就能把赫鲁晓夫打得毫无翻身之地了。
赫鲁晓夫从1938年就当上了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在乌克兰这个全苏联重要性仅次于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里经营了7年多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干出什么样的政绩,1945年发生的旱灾更令乌克兰的农业经济受到了重创,使乌克兰这个一向依赖于农业生产的“大粮仓”面临着十年来最为严峻的经济危机。
和乌克兰相比,哈萨克斯坦和新西伯利亚州的农业产量却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在契尔年科当上哈萨克斯坦党委第一书记后,他便在曼图洛夫的建议下,展开了大垦荒运动,使得哈萨克斯坦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
为了防止在大垦荒运动中造成水土流失等不良现象,曼图洛夫还给苏联的农业部门和研究机构打了招呼,派出大量农业、环境专家前往哈萨克斯坦进行评估,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开垦计划和种植计划,不但提升了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还改善了农民们的种植技巧和知识水平。
至于新西伯利亚那边,则一直都在贯彻曼图洛夫在任时的农业政策,基本内容跟哈萨克这次大垦荒其实也没多大区别,粮食产量一直在稳步提升,甚至已经逼近了白俄罗斯一个共和国的水平。
契尔年科在农业上的出色表现,再加上他乌克兰族的身份,使他成为了接任赫鲁晓夫,成为新任乌克兰党委书记的首要人选,根本没人能对此提出任何异议。
那赫鲁晓夫怎么安排呢?这个问题还真的比较棘手,既不能让他担任一些有发挥潜力的位置,又不能把他贬到太低的位置。
在历史上,赫鲁晓夫担任乌克兰党委书记期间一直表现平庸,甚至还因为1945年的旱灾而导致自己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
但到了1947年,乌克兰这个大粮仓开始丰收,连续两年粮食收成超过计划目标,给他带来一个不错的政绩。
为了实现他“消灭城乡差别”的理想,赫鲁晓夫还试图将集体农场合并为农业城市,并在1949年10月建立了一个样板点,作为斯大林70岁生日礼物。
赫鲁晓夫这一招为他赢得了斯大林的欢心,斯大林一高兴,就把赫鲁晓夫提拔为苏共中央书记处负责意识形态的书记(排行第三),从此赫鲁晓夫具备了竞逐苏联下任领导人的条件,最终也获得了成功。
但在这个位面里,赫鲁晓夫就遇上了曼图洛夫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不但在政绩和地位上碾压了他,还掌握了党内的人事权,能左右赫鲁晓夫的命运。
不过,曼图洛夫现在并不是总书记,就算他当上了总书记,讲人家贬职,甚至是整掉也总得找个好点的理由出来。
赫鲁晓夫在农业上表现不佳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理由,但1945年这次农业歉收更大程度上是由自然灾害因素所造成,与他的工作能力什么的没太大关系。
如果仅凭着这一点,是不足以把一个乌克兰党委书记、政治局委员贬到村级、区级、市级单位的,就算让他当个普通州份的州委书记,也已经是个颇大的惩罚了。
除了这点以外,赫鲁晓夫身上的缺点其实还有不少,包括他官僚化的表现,还有他曾经发表亲托洛茨基和反斯大林的言论。
本来,赫鲁晓夫曾经是托派分子这一点已经足够把他逮捕了,但他在不知多少年前,已经当着斯大林的面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得到斯大林的谅解。他坦率的作风也令斯大林觉得他是可以信任的对象,以后再也没人能以“勾结托派”这个罪名来整肃他。
至于官僚化的表现,这一个现象在苏联绝大部分干部中都普遍存在,而且赫鲁晓夫的官僚化现象并不算严重(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很难利用这一点去整掉别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青苍纪事 文娱全才系统 南洋奇术 英雄联盟之平凡之路 江湖中的任务系统 大宋将门 宅的海上从军日记 清末1909 写本小说学武功 诡话连篇 苏颜菱裴瑾诺后悔嫁将军夫人日日想下堂 我的章鱼分身 神话重启之洪荒战界 洛阳锦 无极大世界 华宫燕 我的大姐大 风花醉 守望先锋 异界吐槽记